關于裝修材料問題,今年以來站在風口浪尖的是萬科和安信地板,作為全國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和全國最大的地板生產商,它們的強強合作背后,竟然是一塊塊甲醛超標的產品,材料的環保問題不由得引起廣泛關注。
不過,在汽車領域,其內飾材料、零部件對人體產生的污染才剛剛被提上議事日程。從今年3月1日開始,《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》就開始實行,這標志著汽車室內空氣質量從沒有標準到有了標準,但是本屆人大代表李書福表示,光有標準還不行,還得進行立法,畢竟“指南”和“條例”其約束能力是不同的。
汽車室內污染在2012年開始逐步被關注,主要原因來自兩個方面:首先,我國汽車的保有量已經超過1億輛,這么大的保有量其帶來的影響與之前不可同日而語;其次,汽車污染的危害越演越烈,讓大家不得不正視這個話題。
作為購買新車最“基本”的感受之一,坐進去一股味道已經伴隨著每一位車主很長時間。因為精益化生產的原因,內飾材料和零部件幾乎沒有庫存時間,他們總是第一時間就被送上了生產線,再第一時間變成整車的一部分送往4S店,在走完最多一個半月的物流、倉儲、銷售流程后,這個車子就被車主開回了家。正如房間裝修完要吹上三個月、半年。
此前,中國室內環境監測中心在國內5座城市進行的隨機抽檢表明,參照室內空氣質量標準,近9成汽車存在車內空氣污染問題,大部分汽車車內的有害氣體含量超標五六倍,最高達到十倍。
不過,汽車室內污染被廣泛關注僅僅是今年以來的事情。比如,上海通用的雪佛蘭科魯茲今年開年就被爆出電磁波污染的事件,網絡上瘋傳科魯茲的電磁輻射超過變電站30倍。雖然,上海通用很快出來辟謠,但這條被數萬次轉發的帖子背后凸顯了對汽車室內環境的普遍憂慮。國內最大的轎車生產廠尚存疑慮,更何況其他廠家呢?
而最近,美國媒體發布《“汽車有毒”榜單》對204款車內飾、方向盤、腳墊、儀表盤、扶手、座位等做了測試排名。這里列出“前”三名:2011款三菱歐藍德Sport,2011款克萊斯勒200SC,2011款起亞秀爾……可以看出,所列車型均為各個廠家比較主力的車型。如果主力車型尚不能在室內空氣質量上表現突出,那么其他車型可想而知。
因此,車企與汽車配件商在價格和利潤上的博弈,我認為是導致當前汽車污染的原因之一。無論是萬科與安信地板、蘋果與富士康血汗工廠、沃爾瑪與千萬供應商,這些下游企業與上游企業的關系實際是導致產品質量問題的關鍵。
關于商品的利潤,有兩種觀點,一種是馬克思的,大家所熟知“300%的利潤(資本家)敢犯一起罪行,甚至冒著被絞首的風險。”另一個利潤來自李嘉誠,“如果10%的利潤是合理的,11%的利潤是可以的,那我只拿9%”。
我們不再是一個資本縱橫捭闔,橫征暴斂的時代,而是一個講求企業社會責任、基業長青的時代。在這樣一個時代,合理利潤來保證供應商的生存質量,也能從另一個層面來保證消費者獲取的利益,這也是為企業從長遠來打算。
李書福作為人大代表,他提出一個立法的問題,實際上,法律手段來管理、監督、執行已經是“最后的防線”,在這道防線面前,很多消費者肯定已經遭受了“汽車室內污染”的侵害。我們更應該呼吁企業家們,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待這個“小問題”。
因為產品質量毀掉一個企業甚至行業的情況比比皆是,三鹿、雙匯、蒙牛,我國立法與監管越來越成體系已經成為趨勢,在這個趨勢之下,車企應該到轉變“競爭理念”的時候了。
汽車環境污染檢測治理熱線:400-676-1646